Monologue(獨白)這項專案主要是以文字紀錄一段時間內,自己與自己對話的過程中所激盪出的想法,幫助我在未來很好的回溯過去的想法,同時有效地追蹤自己的成長軌跡。
Period: 2021年 5月初- 2022年8月底
8/24 您從舊金山飛往匹茲堡的航班資訊如下…
手機app的通知提醒著我,神奇的加州暑期實習即將劃下句點。今天是我的24歲生日,一早爬起來和家人視訊後,就徒步前往Sunnyvale Downtown的一間咖啡廳,看著手機的相簿,回憶著所有在加州發生的趣事。
除了工作本身,這邊的天氣好的不真實,讓我培養了新的嗜好(騎車),認識新的朋友; 聊著新的事物; 吃著在加州滿處開但在匹村尞寮無幾的台式料理; 總地來說我很滿意用這13週作為23歲的收尾。即使未來不一定會更輕鬆,我很感謝遇上的挫折和人事物,使我在身心靈上面都比前一年更加成熟,也更佳懂的如何調整面對更艱難的挑戰。
跟工作有關的所有東西,我都放這篇2022-rivan-sde-summer-intern-palo-alto,Monologue主要想放些生活相關的內容: )
最近完成了什麼
5月初: 打耳洞 & 人生第一次抱石
想把耳洞打回來的念頭其實在腦袋裡很久了,但是某個陽光和煦的星期四下午,有個聲音告訴我,那些想做但還沒執行的事情,可能會讓自己後悔,就馬上查到一家在Southside的朋友推薦的耳洞店,直接衝了。但是這邊打耳洞價格大概是台灣的5倍吧,如果沒有急需的話(我應該2023才會回台灣),這邊打的CP值其實不高,但是作為一個體驗還是很值得說一下的。
被Angel揪去Upper Lawrenceville的抱石館體驗人生第一次bouder, 結論只有一個,就是我真的underestimate這項運動了,本來以為有機會一天上V2,殊不知我連一些稍微難點的V1都過不了,而且總感覺自己一直在使用蠻力,總之是有點挫折所以暫時不想再去😂
5月中: 結束在CMU的第二個學期,等待實習的這段期間,和高中就是好朋友的顏廷以及在Pitts最好的朋友Ariel共遊芝加哥,途中還有另一位也是CMU同個program的好友奇軒加入。
五月的芝加哥溫度很舒適,由於回顧芝加哥的文章已經打在IG上了,有興趣歡迎來我的公開帳號看,或是想看影片的話,Ariel非常有效率的剪了這部VLOG,我很喜歡。
5月底: 實習開始的前一週,正式飛到西海岸了。先在冠澤的SF蹭吃蹭住,這期間就是地鐵單車探索舊金山這座城市,不得不說,我滿愛的,感覺在SF隨便走到不同的block就像是不一樣的世界,有錢人住的和流浪漢聚集地只相隔開車五分鐘的距離,上上下下的坡讓人走的很想死,天氣詭譎會突然颳大風又出太陽。這期間我去Salesforce造訪了娜塔麗; 和冠澤探訪UC Berkeley, 校園不怎麼漂亮,但是坐在Haass 商學院曬著太陽聊聊在工管的過去和在美國的未來; 去Stiiizy買preroll和edible來嘗試一下; 離開SF來到南灣後,騎著我在REI買的自行車,探索Sunnyvale, Cupertino, Mountain View, Santa Clara等不同city的樣貌,對灣區長什麼樣子有興趣的,可以去我最近的Bay Area Vibe VLOG一虧究竟
6月
7月
8月
最近在做什麼
找正職: 由於Rivian在七月中的大裁員,讓我對return offer很沒信心,所以差不多那時候決定真的要開始投履歷了。趁著上班空閑時間和週末陸續投full-time和刷Leetcode。目標是11月能夠一切塵埃落定,但是整個市場仍然是對new grad不算友善,所以說不定這幾個月又要再脫一層皮。相比去年8月底9月初才開始投履歷,這次提早了一個月不能說早,但還是希望有點幫助,畢竟是犧牲暑假一段本可以happy的時間換來的。刷題的部分現在還在慢慢找手感,感覺可能要到9月中才能到達最好的狀態。
安排22Fall: 新學期的課表還沒確定,除了已經選到的Search Engine, NoSQL, 還在等API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(目前waitlist 2/45)。想要在最後的學生時期體驗一把Teaching Assistant,於是申請並且幸運獲得了17637 Web Appliction and Development的TA。其實教授本來沒有要讓我當因為上學期成績沒到A, 但是看在我homework滿分,以及還招不滿人的情形下,讓我當第十個TA,雖然作業都不難,但是還是要抽空自己做一遍,才不會到時候office hour很尷尬。
結語
一些想對未來的自己說的話
找工路上保持自己的步調,不要被他人的狀態影響,對自己保持信心的同時,不要悶著頭自己幹,多找群體找資訊
不要把未來描繪得太美好,也不用把過去描繪得太糟。經驗告訴我,事情往往不如理想上美好; 而雨過天青之後,那些暴風雨才是真正成長的過程
學會更加穩重、體貼: 穩重體貼似乎從來不是我身上的標籤,過去的我更像是不太在乎別人自己想好就去做的個性,但相對的別人感受不太到我的溫度。24歲我希望能讓少一點人生我的氣,至於有沒有多一點人喜歡我,我是不太在乎,我希歡的人喜歡我就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