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ologue(獨白)這項專案主要是以文字紀錄一段時間內,自己與自己對話的過程中所激盪出的想法,幫助我在未來很好的回溯過去的想法,同時有效地追蹤自己的成長軌跡。
Period: 2021年 9月底-10月底
最近完成了什麼
做了一堆白嫖OA(投了就發的那種),模擬+實際面了3, 4個試,買了leetcode premium後刷了一些公司的高頻題,目前刷題進度296(Easy 104, Medium 181, Hard 11),但是昨天居然還可以忘記inorder traversal寫法… 總體來說現在基本上不太會有完全沒思路的題目,也已經逐漸習慣Java的語法,可以Python Java混著寫
國慶日那天半夜12點去CMU的Fence漆上台灣的主題配色,但是有點社恐。1點就自己回家了,其實至今我仍未搞清楚,是我變得不愛社交,還是我沒遇到我想社交的人,所以寧願和自己相處
拍了幾隻Youtube影片,覺得做影片真的是挺好玩的,無奈最近都沒什麼額外的時間,加上想不到主題,又或者我關注的東西跟別人滿不一樣的。比如我有想過到野外森林住一晚、跑步環Pittsburg一圈、冥想瑜伽、上街和黑人聊天…就是一些我喜歡但是受眾很少的主題。畢竟隨便拍個教你怎麼準備申請文件、或者我在臺大學到的五件事這種很cliche的話題觀看數應該會比較高,但反正這也不是我生財的管道,所以什麼market fit倒也不那麼在乎
CMU 21 Fall Mini 1結束了。課業壓力不覺得很大,雖然我的分數並不怎麼好看,但並不特別在意,生活要太多更重要的事值得向前看,也或是認知到我的腦容量不足以也不需要存放這些挫折的回憶,不過,我從小粗心到大的個性的確讓我吃了不少虧,比如沒好好讀作業或考試的spec,導致即使我寫的比其他人快,分數卻很慘,這點是我力求改進的點,倒也不是我很在意最終分數,而是覺得既然已經花時間在上面了,為何還要有給人挑剔的機會,畢竟社會很現實,大部分情況都是用量化成績評斷一個人
Mini1結束和新雅去Carson Street一間bar小慶祝,隔天晚上先去樂浩家小酌玩遊戲,再去天天的高級公寓呼麻,結束後大家都是結伴搭車離開,而我想說讓自己清醒一點,就走了3公里多回家(也可能只是想省錢+沒朋友xD)
新雅11月要面FB,所以這一兩週經常1.5小時互面FB高頻題。即使我的刷題進度比較快,但她的進步真的很明顯,成長曲線直線飆高,希望她有好結果
Mini2的第一個週末,3天跑了41公里,重溫長跑的美好。也讓我想透一個問題 — 1個人跑步這麼無聊到底為什麼還要這樣?這樣的問題被問了不少次,但不同時期都會有不同的心境。對目前的我來說,我認為road run最大的樂趣在於,只要有一雙腿和足夠的體力,你可以恣意地在城市間穿梭,認識不同街區的風格和景色,結束之後會彷彿經歷了一趟輕旅行,那種滿足感來自於一種我又多突破了自己、多認識了環境一點的成就,而這些劇烈的變動是跑操場、打球、健身所無法體會的,至少我不曾因為某天晚上打了籃球or破了深蹲的PR之類而有過這種體會。當然,這只是我的選擇,不代表任何人應該如何選擇,但是好奇的人我很鼓勵嘗試,Nothing to lose.
最近在做什麼
找實習、練習前後端project、優化簡歷、上課(Mini 2一堆Business 課,會讓人很分心)
反思
關於名字
為何要取英文名字?印度人、東歐人的名字明明比我們長又難記,為什麼他們不會叫自己Jack, Jennifer, Leo…
大家的英文名字好像普遍都是小時候父母幫取或長大後自己挑的,而且沒有人覺得這樣很奇怪。我很喜歡我的名字,因為他很獨特、別具人格上的意義,且是我與父母的聯繫,相比之下我不覺得Sam這個名字能代表我,即使這是從幼稚園就跟著我的token。
其實在gogoro工作時我就稍微有點疑問了,來到美國這個懷疑更加強烈。其實不止Gogoro,似乎在台灣的新創、在台灣的外商、或是有點外國業務的公司,員工進來就是以英文稱呼彼此,但這樣做是為什麼?外國人來台灣工作,會叫同事叫他志豪嗎?倘若是因為有非華文的市場要開拓,為了方便外國人記憶勉強說得過去(即使我仍不算認同,因為放到其他國家也沒人這樣操作),但是在公司裡稱呼台灣人Jerry、Michael,或是撞名的話還要大Leo、小Leo這樣分,實在難理解。在CMU的台灣人群體也有類似的現象,我不太喜歡introduce自己為Sam,而是會希望對方叫自己中文名字。我的人生還會遇到一堆Tom, Jeffrey, Daniel, Cindy,英文名字雖然好記,但相反的很沒記憶點。
折衷方案: 的確相較日韓和歐洲國家,外國人很難好好將繁體和簡體中文的姓名發對音,比如周Zhou, 許Hsu, 張Zhang,而日文是羅馬拼音,所以播報員可以很輕鬆唸出Shohei Ohtani、Ichiro Suzuki; 但我聽到兩個不錯的方案
- 將首字縮寫(我的話就是ShouSan,有點難聽而且和納粹的黨衛隊一樣),但我朋友叫YC我覺得就還不錯
- 選擇較好發音的音節,比如印度或中東人會取名字的一部分,至少仍保留著個人特色
結語
天氣逐漸變冷了,頗適合跑步。最近心比較定不下來,常常患得患失,都是跑步和與朋友聊天解救了我。留學生的生活其實真的滿苦的,但是我算是滿喜歡被虐的,所以相比穩定沒有波瀾起伏的海洋,在充滿不確定的未來持續精進自己、捕捉所有可能性的日子,仍然需格外珍惜,我希望能盡可能地做一些我40, 50, 60歲有了更多包袱後無法做的事,啟發自己,也激勵他人。